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活动 >> 道德模范网上大看台 >> 传帮带 >> 内容
阅读正文

道德模范传帮带(邱声和)

发布时间:2015-09-26 来源:江城县文明办

主办单位:江城县和萍酒店

活动时间:2015年4月

活动主题:扶贫帮困

参加模范姓名:普洱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助人为乐模范 邱声和 

 

看望贫困老人

  

   邱声和自掏腰包从县农科局和林业局聘请专业老师,

在酒店里开办石斛和咖啡种植培训班,培训失业人员

  

邱声和看望贫困老人

 

采得百花酿成蜜 为民辛苦为民甜 

来源:云南网 2015-04-29 17:46:54   

http://special.yunnan.cn/feature12/html/2015-04/29/content_3711869.htm

——邱声和同志事迹

  

  他是老板,却只图大家叫他一声师傅,他是一个寻常老百姓,却被载入了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县志。

  邱声和,一个操着一口浓重方音的四川人。1984年来到江城县创业,挑过沙灰,抬过石头,开过拖拉机,做过木工。最终,通过自己努力在江城县创立了以食宿、婚嫁、庆典等为主的和萍酒店。生活条件改善之后,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着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孤寡老人和支持上进青年创业,大半辈子以助人为乐。

  1992年,邱声和通过江城县勐烈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开启了资助贫困学生之路。第一次,他资助了2名贫困儿童。随后,每年资助3~5名农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时至今日,共计资助了贫困学生40多人,资助金额近30多万元。邱声和不仅在资金上给予这些学生帮助,而且逢年过节都要到学生家中看望他们。现在,这些学生中,有的读高中、有的考上了大学,还有的开始了创业……

  张忠平是邱声和资助的困难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也是邱声和花心思最多的一个。张忠平父母早亡,一直由年老的爷爷抚养,因为爷爷年事已高,无法让张忠平继续读书。邱声和得知此事后,主动要求抚养张忠平。起初张忠平的爷爷怕自己的孙子成了别人的儿子,死活不愿意,邱声和劝说老人家:“虽然是我抚养,但您的孙子还是您的孙子,我只是想让他接受好的教育。”经过邱声和多次劝说,老人才答应邱声和把张忠平带到县城。之后,张忠平被送进学校读书,邱声和每天放学就去接他回自己家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邱声和得知张忠平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就找朋友帮忙让张忠平去学开挖机。之后,张忠平就开始叫邱声和干爹,一直就这样叫着。

  段建东是其中比较听话的一个,如今已考入昆明医学院就读,经常会给邱声和打电话和发短信,在邱声和的手机上还常能看到他发的祝福短信。邱声和说:“资助这些贫困生,不图什么,能收到他们的一声祝福,就感到非常高兴。”他还说,希望资助的孩子们长大之后也去帮助别人,让爱心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除了资助贫困学生之外,邱声和还利用自己是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农村群众写提案,把群众的困难和最迫切的需求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2009年,整董村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普洱村民因为缺少资金不能顺利开工,邱声和立即为整董村捐赠了水泥10吨,还联合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约13万元。

  在一次饭桌上,他听宝藏乡的领导提起板河村鱼塘村民小组村民毕正荣夫妇无儿无女,如今年事已高,无法从事生产劳动,又无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吃过饭之后,邱声和立即表示愿意帮扶这一对老人,答应每月寄给两位老人230元。除了每个月寄给他们230元外,逢年过节,邱声和还会到老人家里去探望,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为老人炒可口的饭菜……毕正荣老人说,邱声和就像是他的儿子一样。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邱声和发现江城县有许多失业人员无事可做,只能在街上闲逛。于是,他把这些失业人员招聘到自己的酒店里打工,还自掏腰包从县农科局和林业局聘请专业老师在酒店里开办石斛和咖啡种植培训班,对自己的员工和社会上的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班刚开始没有几个人上课,到现在已经人满为患。目前,他的培训班仍然在继续,以前的失业人员,变成了现在的老师,一部分失业人员已经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每当看到有失业人员“出师”,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今后如果你们真有钱了,一定不要忘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他还为没有启动资金的失业人员提供启动资金和实用物资。

  这些年来,资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花去了他自己许多的积蓄。有的人说他是大老板,这么点钱对他来说就是九牛一毛;有的人说他想出名,想用钱来买一个好名声。面对外界的各种议论,邱声和从不在乎,依旧一如既往地做着好事。即使在他因建房而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仍然不间断地弱势群体进行资助。

  邱声和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做着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他曾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县工商联会员等,2008年被江城县残联评为“致富不忘扶弱助残,情系万家积德行善”的典型代表;2013年5月被普洱市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期间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3年11月被云南省评为第四届云南省道德模范等,家中挂满了人们送来的各种锦旗和牌匾。他不是有钱人,他仅仅是个农民,但他的行动感动了世人。他始终谨记一点“我们都是农民,诚实、肯干、懂得感恩是我们农民不能丢的命根子。”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