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文明创建 >> 内容
阅读正文

打造幸福人居新范本

发布时间:2017-10-21 来源:王福蓉

  本网讯(记者 王福蓉)傍晚的清风中,洗马湖湿地公园中处处都是散步的市民。不时有人拿出手机,对着一朵花、一棵树,甚至是几株可爱的小草拍照,孩子们高兴地跑前跑后,引出笑声阵阵。

  近年来,普洱市系统谋划、高起点规划,全力打造“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一座整洁明亮、舒适宜居、管理有序的靓丽城市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国家级名片得到广泛认可。

  科学规划 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及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城乡人居环境,普洱市结合实际,制定《普洱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

  现代城镇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城乡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普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规划引领,并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督检查验收,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提升。

  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城市开展了“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着重深入治理市容环境乱象、治理重点区域脏迹、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拆除违法违规建筑,依法整治违法违规占地和建筑行为,坚决治理“占天占地”“长高长胖”的违法违规建筑和擅自占用及非建设用地等建设行为。充分认识到城市绿地系统由于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按照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因地制宜利用城市空间开展增绿、建绿工程,加强面山绿化,推广立体绿化,广泛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提升绿化品质和景观水平。以创建园林城市(县城)为抓手,合理规划,积极推进普洱市各县(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工作,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建成区绿地率、绿视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截至2016年末,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98%、绿地率28.09%。其中,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4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09%、绿地率37.09%。

  2014年,普洱市(中心城区)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2013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创建成为云南省园林县城后,继续巩固创园成果,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201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成为云南省园林县城;2016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为云南省园林县城;2017年,景东彝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启动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2018年,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将按计划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目前,景谷县、镇沅县已通过住建部专家组的实地考查,进入了住建部2017年拟命名国家园林县城的公示名单。

  到2020年,争取实现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突出问题有效治理,城市空间更加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本性改变,为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打牢基础。

  完善布局 合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我们按照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工作的要求,科学建绿,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征,合理设置各类绿地及园林绿化设施,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建设节约、生态、功能完善的绿色城市,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的发展。”普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局长陆敏向记者介绍。

  加强公园绿地建设。结合海绵城市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见缝插针地开展墙体、屋面、阳台、桥体、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立体空间绿化,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和景观水平。通过义务植树、专业绿化等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和公园、广场、绿地、健康栈道进行查缺补漏和改造提升,对城区实施“增绿添彩”绿化景观改造,打造“四季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观,扮靓城市环境。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倡导文化建园,提高品位和内涵,打造精品公园。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对普洱大道、茶苑路、振兴路、康平大道、石龙路、白云路、机场路、各十字路口环岛以及南、北收费站等路段的绿地绿带进行了改造提升,面积16万平方米;对城区梅子湖公园、倒生根公园、茶文化名人园、世纪广场、红旗广场和主、次干道等的绿地绿带进行查缺补漏,共计15余万平方米。所用绿化苗木包括香樟、蓝花楹、凤凰木、黄花风铃木、常春藤等30余种,种植、摆放草花150万盆。

  提升老旧小区绿化品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等形式,对单位附属绿地以及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开展“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创建工作,科学建设海绵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帮助主城区204个老旧小区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和提升改造,营造了绿色舒适的小区环境,使居民小区文明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陆敏说:“以市住建局小区为例,我们进行了有机改造,调整部分绿化树种,增加开花植物,通过乔灌木的合理搭配,形成了四季有花的园林景观。在改造中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和节约型绿地的理念,铺设了透水混凝土的停车场,安装了太阳能庭院灯。小区的设施得到完善,绿化品质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提升,示范和引领作用十分明显。”

  鼓励开展绿色庭院建设。对居民自建住房,鼓励其开展绿化,有效利用空间种花、种树,打造生态宜人的绿色庭院,既有效增加了绿地面积,更美化了家居环境。

  保护生态 有效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每当外地的游客来到普洱,总会被普洱良好的城市环境所吸引,普洱中心城区就是一座茶林中的城市,城中更是四季鲜花次第盛开。“一年四季都苍苍绿绿的树木,还有春季的野樱桃花、夏季的凤凰花和荷花、秋天的紫荆……普洱一年四季都是彩色的,我有空就喜欢在城里转转,拍些漂亮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的图片常常引得外地的小伙伴羡慕嫉妒。”市民李晓华笑着展示出手机里的图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工作,普洱市大力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及娱乐场所的同时将整个普洱中心城区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大公园。

  加强水环境生态保护、修复。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保护好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细胞,通过湿地公园建设和中心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通过水环境治理和周边相应绿化景观建设,修护已经被破坏的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景观工程质量,着力彰显高品质的城市形象。目前已经建成北部区湿地公园和梅子湖湿地公园。普洱市中心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由思茅河主河道及八条支河道等组成,河道总长58.39公里,项目投资概算139103.43万元,目前正在实施思茅河南部、中部片区河道清淤、开挖、支护、截污、道路、桥梁、植被恢复等工程以及支流河石屏河、石龙河、曼连河、老杨箐河河道清淤、开挖、支护、截污、植被恢复等工程,最终将建成一个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带状公园。

  对城市内古树名木加强保护。通过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周边环境改造,建设如倒生根公园这样的城市标志性景观。通过合理设计,对城市周边面山进行生态修复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据陆敏介绍,在普洱主城区附近面山的茶林中配置种植乔木,既有利于茶园的生态建设,预防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美化景观,建设城市“新景”。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城区的梅子湖旁万亩茶林里配置种植了大量野樱桃树,形成了城市一景,每年樱花盛开时吸引了大量游人的目光。

  家住思茅区的市民陈可对记者说:“我们普洱的人居环境很好,整个城市空气又好、风景又美,让每一个人住在这里都觉得舒心,而且我相信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创新设计 整体美化城乡人居环境

  普洱市通过美化人居环境和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家园,切实推动幸福普洱建设。并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素质,宣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把城市亮化工程的建设作为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将城市灯光分成类别推进,实施普洱学院环岛、石龙路环岛、洗马湖公园及茶城大道50幢楼体及城市主街道亮化提升工程,在灯型选择上注入人文、彰显特色,注重体现“世界茶源、天赐普洱”城市品牌,突出普洱特色,充分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做强、做优、做特灯光工程,以独具普洱风格的艺术灯饰实现“白天看景、晚上观灯、景灯合一”的美化效果,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亮灯率达95%。

  游客陈先生向记者谈及对普洱的印象时说:“第一印象就是生态好、城市美,住在这里一定很幸福。一来到普洱,就觉得这里处处都是公园,无论城市还是郊区,走不了几步就是绿树红花,实在是太美了。街道两旁的灯也很有趣,茶主题很有普洱特色,品过普洱的茶,再看普洱的景,整个普洱留给我很美好的印象。”

  整体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农村。以乡(镇)进出口等门户节点、水库四周、河道沟渠两侧、村庄道路、村内空地等为增绿补绿重点,积极创建园林乡(镇)和绿色村庄。并结合传统村落、古村落、特色村寨、美丽乡村和恢复重建、易地搬迁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按照“建设重点村、提升特色村、整治一般村”的要求,把绿化率作为一项硬指标,进一步开展提质增绿工程,整体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通过选择符合本地生态体系的植物,科学规划新房新村绿地,增加绿化面积,帮助新村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打造普洱特色美丽乡村。计划到2020年,全市70%以上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要求。

  加强城乡大环境美化。结合城市道路、山体、水系、湿地、林地建设绿化隔离带、绿道、绿廊等,强化城乡之间绿色生态空间的联系。并提升改造城市道路绿化,对长势不好、适应性差的绿化树种进行了部分调整,合理打造乔、灌、花、草、地被植物的立体层次,丰富城市绿化景观。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