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普洱 >> 内容
阅读正文

梅子镇: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

发布时间:2018-11-13 来源:

  本网讯  “听见三弦响,脚杆就发痒”。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的村村寨寨,无论红事还是白事,大家都要围拢来弹唱跳笙。嫁娶的旋律欢快喜庆,调子有“压棚调”“离娘调”“起身调”“上路调”“过山调”等。白事的旋律哀婉低沉,节奏缓慢,调子有“开堂调”“交店调”“叫魂调”等。这些曲调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通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传唱流传至今。

  “现在干活是各家干各家的,老百姓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少了,在一起唱唱跳跳,不仅增加了欢乐,收获了健康,还能相互鼓励,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就算是彼此之间有什么隔阂,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拉近了距离,解开了疙瘩。”采访中,梅子镇党委书记杨继华介绍,民族民间文化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对于民间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将民间乐种代代相传,原汁原味地将其保留下来。梅子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常住人口的57%以上。历史的沉淀使梅子镇蓄积了深厚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其中芦笙就是梅子镇群众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会听到芦笙的演奏。2015年,梅子镇成立了 民间器乐传承协会,设有芦笙、三弦、唢呐三个器乐小组,现有会员96名。2015年梅子镇被市文化体育局命名为“唢呐之乡”。

  梅子镇文化站站长罗建荣告诉笔者,全镇能够吹唢呐、芦笙和弹三弦的人不少于300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几乎是因为爱好而相互携带成长起来的。

  47岁的白发忠是吹唢呐高手,也是寨子里有威望的民间艺人,他从小师从父亲白应福,12岁就独立演奏。现在,他和王连宗、杨春学一起被评为市级“传承人”。2015年,白发忠参加了“云南省农民工才艺大赛”,并获得金奖。

  为了传承好本地民族民间文化,从2014年开始,梅子镇中小学特编了一套芦笙舞作为学校课间操。2015年,梅子镇党委、政府还筹集资金新建了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梅子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每天晚饭后,附近寨子的村民就到活动中心来跳舞健身,开展多种游园活动。杨继华介绍,活动中心建起后,对全镇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很大。目前,全镇文艺队已发展到35个,有近500名演出人员,大家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一起唱唱跳跳,社会风气非常和谐,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宁洱县委统战部 文/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