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普洱 >> 内容
阅读正文

让民族瑰宝“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8-11-12 来源: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普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星河般璀燦,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一个地方就是一座大博物馆,每件非遗作品无不精雕细琢,以精湛的技艺彰显工匠精神;每件非遗作品皆是民族记忆的背影、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为了守护民族的“根”和“魂”,普洱人一直在努力。

如何守护?

  我市多举措撑起非遗传承“保护伞”

  本网讯(记者 马洁) 近年来,我市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工作推进中,我市主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落实政府责任。要求各级政府要严格依法办事,每年至少听取1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列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部门职责。要求各级政府要支持文化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工作责任;文化部门要切实做好规划制定、监测评估、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改革、教育、民宗、财政、人社、住建、卫计、旅游、文物、文化产业等部门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有效运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依法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机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提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年度综合考评的参考。加强法治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作为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出台《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共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如何传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茶文化形式多样,以茶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为加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澜沧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出台了《古村落保护条例》,其中规定,布朗族民居的建筑在房屋的装饰上要体现茶叶的特色,真正将茶文化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与其他民族不同,布朗族不仅仅将茶当作一种饮料,而是把茶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崇拜、继承和发展。这种理念在布朗族的各项祭祀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每年的“布朗山龛茶祖节”已成为当地最隆重的活动。市、县文化部门通过每年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促进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各级专家、学者、大学课题组也致力于古茶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布朗族民风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著作。同时,当地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也会自觉承担传承和培训任务,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其他村民,比如刀舞、象脚鼓舞、布朗族风俗礼仪、传统古调、祭茶魂调、传统武术、民间草药、编织、木工、建房等技艺。(澜沧文体广电旅游局 文/图)

  景东安定镇青云村

  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青云村彝族刺绣传承久远,一般彝族女子尚未成年就由母亲言传身教教授刺绣技能。目前,青云村有省级文化传承人1人、省级民间艺人1人和市级文化传承人3人。

  近年来,景东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文产办推动“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以保护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以提升地方特色优势为重点,始终坚持深入挖掘、提升彝族刺绣工艺,2013年11月,彝族传统刺绣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青云村被评为市级文化传承示范村。2014年,青云村被评为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提名奖。

  为做好青云村彝族刺绣产业的传承与保护,景东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唤起全民的传承意识和保护意识。同时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扩大生产规模,走“品牌化运作”的生产经营之路,推动彝族刺绣产业化。并在县内开设彝族刺绣销售店和彝族展馆,搭建彝族刺绣产品销售的平台和窗口,带动刺绣产品的销售。(市文体局 景东文体广电旅游局 文/图)

  让黑古陶焕发新“生命”

  薛储寅,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黑古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母亲徐世菊是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接过镇沅黑古陶传承接力棒后,薛储寅开始了对黑古陶传承模式的探索。一番思考后,薛储寅发现,如今的黑古陶早已脱离了普通生活,失去了曾经生活器皿的角色。如何在制作黑古陶的过程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先进工艺实现完美结合成了薛储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于是,薛储寅考虑恢复黑古陶普通生活器皿的角色,同时保留部分传统手工陶品,让黑古陶焕发新“生命”。

  这样的想法看起来思路清晰、简单可行,然而实施起来确并非易事,他需要专家的肯定和市场的认可。就在这时,2018“创客中国”云南省启迪杯大赛的消息映入他的眼帘,他果断报名参加。比赛中,薛储寅越战越勇,一路杀进总决赛,最终荣获三等奖,成为普洱市唯一一位获奖创客。

  在大赛上获奖,薛储寅的黑古陶传承思路得到认可,更加坚定了他在黑古陶发展路上的创新。(通讯员 杨兆强 文/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