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普洱 >> 内容
阅读正文

人有情怀 物有市场

发布时间:2018-08-29 来源:张诗韵 张国营 文/图

  本网讯(记者 张诗韵 张国营 文/图)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但在时代的变革中,传统的东西开始逐渐失去观众,它们在不断“没落”甚至面临消失,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考验。

  传承首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有人愿意坚守传统,保护住这些即将“远去”的技艺,这需要对文化有一种情怀,这是传承的主观动力。但,只有情怀还不够,在市场经济时代还需要让产品拥抱市场,这是传承的客观动力。两个动力拧在一起,才能让传承的力量不会消散,形成可持续效应。

  匠人匠心 从地摊到殿堂

  在被评为省级文化传承人之前,徐世菊过得并不轻松,本来在公办企业工作的她,因为人员太多,决定辞职自己创办黑陶厂。说是办厂,其实也就是用木板搭成棚,亲手砌个窑子开始烧制黑陶。当问到她一开始生意如何时,她感叹道:“像卖菜一样摆地摊卖,根本卖不出去,就是因为热爱制作黑陶,才能一直坚持下来。”

  选土、浸泡、调浆、过滤、晾晒、醒土……这些繁杂的工序没一个是轻松的,多年来,每一个工序徐世菊都亲自参与。

  契机出现在2011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徐世菊的黑陶有了“归宿”,黑陶变成了茶叶包装的热门首选。由于徐世菊的技艺精湛,并把现代工艺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得黑陶质朴又不失典雅,2014年,徐世菊被评为云南非物质遗产——黑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披着一身“霞衣”的她并没有因此懈怠,而是更加勤勤恳恳。

  之后,徐世菊多次参加云南省文化产业博览会,这是全省文化产品的一个殿堂。在2018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徐世菊再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会,这次陪伴她的是儿子薛储寅。徐世菊本想劝儿子考个公务员,不愿儿子跟自己辛苦制陶,但懂事的儿子毅然继承了这个“非遗”技艺。现在,儿子的制品已经独当一面、自成风格,让徐世菊非常欣慰和骄傲。

  在文博会上,一对昆明夫妇前来拜访徐世菊,为她送上一副对联。写对联的人名叫邢豫昆,机缘巧合下到镇沅县遇见了徐世菊的黑陶后爱不释手,买了不少黑陶作品,一来二去变成朋友。得知徐世菊从镇沅赶来参加文博会,特意写了一副对联送来——“古滇陶艺汇精品 镇沅黑陶独匠心”十四个字是徐世菊技艺传承的写照。

  相辅相成 从单一到融合

  黑陶装茶,制造业+茶产业打开了徐世菊的黑陶市场,因此文化传承需要相辅相成的策略,除了茶产业,文化产品与旅游业的结合更加普遍。

  王冰是思茅区哈尼家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致力于利用普洱本土多样和独特的资源优势,保护和传承普洱市原生态传统服饰文化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传统服饰、舞台妆、刺绣、编织和手工艺产品。王冰热衷于参加官方和民间举办的各种展示、展演和展销活动,为的就是推广民族文化。

  王冰说,很多地方的民族服饰都快要被同化了,而民族服饰是透射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不能让这个标志消失。“不管困难再大,我要守住传统,把每一个服饰里蕴藏的文化整理、修复起来。”王冰的初心未变。

  江城阿卡庄园的负责人蔡浩丽也是如此,庄园集中开发绿色生态的土特产、田房茶及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将农业产业、旅游文化产业融为一体,让彝族的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随着阿卡庄园的土特产开发和销售步入轨道,蔡浩丽就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庆乡彝族民族文化能人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彝人公社,将彝族的歌舞和手工制作的小商品进行设计和包装,吸引数十名文艺爱好者和彝族文化传承人加入到彝人公社。目前,阿卡庄园与江城的绝色空间精品坊合作,由绝色空间精品坊负责设计,以订单的方式让当地的老百姓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制作中来,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载歌载舞 从乐民到富民

  贺哈布梵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马村贺哈村民小组,贺哈系傣语谐音,意为扎根的地方。公司目前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从业人员呈稳步上升趋势。贺哈村民小组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基础,比如《山神舞》《女子傣刀舞》《马鹿舞》等等。贺哈独有的《山神舞》是贺哈布梵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性作品。伴随着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受邀演出日渐增多,已辐射周边县市乃至缅甸,为慕名前来贺哈村民小组旅游观光的游客表演60余场,收入共计30余万元。

  文化富民最典型的例子是广为人知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村寨变成快乐拉祜的致富村,靠的就是文化力量,公司成立以来,演出分红收入成为贫困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文化脱贫成为全市扶贫工作的亮点之一。

  再接再厉 从村寨到市场

  安定镇是景东彝族自治县传统彝族文化保留最为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彝族乡镇。全镇人口97%为彝族,16个村大部分地处无量、哀牢山腹地的山区和半山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景东无量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紧紧围绕保护、传承和科学开发特色文化资源,带领300余名贫困农民通过表演民族歌舞,制作手工刺绣产品增加收入。

  2013年,安定彝族传统刺绣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刺绣主要以绣花鞋、绣花包、围腰、背巾、民族服饰及床上日用品为主。传统刺绣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色彩搭配鲜艳、立体生动、有层次感,但直接推向市场,接受群体较小。一是实用性不强;二是产品不够丰富;三是地方性太强;四是与现代审美观不能很好地融合;五是工艺水平还需不断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景东无量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主打系列产品定位绣花鞋、刺绣皮包布包、民族风刺绣服饰等生活日用品和定制绣品,以及装框、装裱刺绣工艺品为主。

  公司把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大力开展羊皮舞、大帮腔、跳菜、传统手工刺绣等传承培训作为打牢发展根基的重点来抓,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带领绣娘设计绣图、选线配色、改进工艺、提升技艺。动员95名绣娘制作绣花鞋、围腰、背巾、装框绣品,设计制作新款民族风刺绣服装。带领绣娘参加2015年、2016年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展销刺绣产品、宣传推介民族刺绣,通过参展交流学习、扩展思路、寻找商机、谋求合作。绣娘们也通过展会开阔眼界、取长补短。2届展会绣娘共收入14.33万元。2015年安定镇青云村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

  2015年,通过积极争取,获得省、市文化精品扶持资金共36万元,公司与景东密撒把艺术团紧密合作,创编彝族原生态歌舞剧《彝山素描》,组织安定镇青云村、青联村63名民间艺人进行创作排练。并于2015年、2016年分别在景东县人民会堂和普洱大剧院举办专场演出。《彝山素描》演出后受到广泛好评,成为景东县的一张文化名片,不断有商家、企业、单位、个人邀请参加各类演出。

  尽善尽美 从珠子到链子

  普洱文化资源丰富,好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美丽的普洱大地上,熠熠生辉。近年来,我市着力实施文化“珍珠链”工程,充分挖掘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精髓,打好文化牌、特色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实施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支持民族文化乡土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传承,建设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开发一批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族餐饮、民族工艺品为主要内容的文创产品。每年各县(区)都开展节庆民俗活动,举办“葫芦节”“神鱼节”“木鼓节”等民俗节庆,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良好传承。

  立足普洱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普洱民族文化品牌,重点推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和傣族等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重点打造了《天赐普洱》《狂欢佤部落》等精品文化项目,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登录中央电视台,并在22个国家播出,原生态歌舞《佤部落》走进国家大剧院并在全国大中城市巡演,《阿佤人民唱新歌》《快乐拉祜》和《想那个地方》等民族歌曲传唱大江南北,民族文化已成为提升普洱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