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普洱 >> 内容
阅读正文

普洱盛开民族文明之花

发布时间:2017-09-06 来源:李毓珊

  本网讯(记者 李毓珊)在这里,风俗习惯各异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和睦共处、和谐共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活在普洱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为祖国统一、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

  在这里,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土司古城娜允;还有电影《芦笙恋歌》主题曲《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

  在这里,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全市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把普洱建设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福祉。

  ……

  如今的普洱,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普洱民族文明已化作一片绚丽的彩云,装点着普洱蔚蓝的天空,扮靓了边疆苍翠的大地。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1950年12月26日至31日,在当时的专区所在地普洱县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专区的各民族爱国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共300多人汇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1951年1月1日,在赴北京参加首届国庆盛典的代表倡议下,普洱26种民族(含支系)的48位头人和代表,在宁洱镇红场剽牛盟誓、刻石铭志,立下了“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言。开启了边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新纪元,翻开了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的第一碑”,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感召下,普洱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不分彼此的理念世代相传,扎根于普洱各族人民的心中并不断发扬光大,也铸就了“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

  从那时候起,“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深深铭刻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里,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和充分行使自治的权力,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普洱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培育民族团结的沃土,播撒心灵融合的种子。各族人民建立了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团结奋斗、共谋发展,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之花在普洱大地上娇艳绽放。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普洱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长期以来,受历史、地理、自然等因素制约,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同时,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发育晚,人口素质总体偏低,群众生产生活依然比较困难。

  结合这些实际,普洱市认真落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专项建设规划,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整族帮扶、精准脱贫,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同胞掉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是一个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布朗族山寨,是着名的“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山”的一部分。过去的芒景,地广人稀,交通闭塞,人背肩扛、牛马驮运是唯一的运输方式,没有电力,除茶叶外基本没有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落后封闭的社会环境阻碍和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2005年以来,国家和省、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规定。澜沧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特殊扶持政策,借助千年古茶山自然人文资源和旅游景区品牌开发的优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决心大手笔、高标准统一规划,整体推进芒景的新农村建设。编制了《澜沧县惠民乡芒景布朗族村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2005年至2010年)规划》及实施意见,整合统筹各类扶持资金,统一实施了交通、教育、住房改造、通讯、电力、农业科技、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芒景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彻底改变,达到了县内中等以上生活水平,整村规划建设总体目标提前两年完成了县、市、省三级验收,成为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整体发展的标杆。如今,独具布朗特色的农家房舍掩映在绿色中,散落在古茶山的6个自然村寨,错落起伏,构成了大山和森林、古树古茶与村寨的诗画美景。芒景村已成为普洱市“绿三角”旅游环线的一个重要景区。

  目前,市委、市政府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难得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2016年实现净脱贫人口8.1万人。

  一栋栋瓦房整齐排列,一条条水泥路整洁平坦,在旧貌新颜的沧桑巨变中,少数民族群众享受着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庄严承诺的具体体现。

  打造民族文化“珍珠链”

  2013年,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其打造的《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剧》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媒体好评。2015年,全组农村经济总收入236万元,是2006年的2.6倍;人均纯收入3314元,是2006年的1.9倍。公司负责人、老达保村民李娜倮荣获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青云村以开展市级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创建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启动青云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创建项目,精心打造彝族歌舞及手工刺绣,刺绣手工艺品销售和歌舞演出收入达34万元,努力把青云村打造成为人文和自然的“生态村”、农民和谐发展的“幸福村”。

  这些是普洱市实施文化“珍珠链”工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缩影。普洱民族众多,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亲如一家,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和边地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好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美丽的普洱大地上,熠熠生辉。上世纪反映普洱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经典”《芦笙恋歌》及主题曲《婚誓》、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享誉全国。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不断提升普洱市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文化“珍珠链”工程,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优先保护和传承,创作推出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民族文化精品,大型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登录央视并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主题歌《想那个地方》被广为传唱,茶马古道文化、绝版木刻艺术在全国巡展,民族文化已成为提升普洱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