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要闻 >> 内容
阅读正文

卫星到边三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张国营

  本网讯(记者 张国营) 7月2日—3日,市委书记卫星到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深入贫困乡村,就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做细做实,以基层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全覆盖,坚决打赢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卫星一行先后来到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十四组、孟连县娜允镇允山村佧河一组和洪安村章劳二组、澜沧县木戛乡勐糯村糯埂二村和雪林乡雪林村自波梁子寨进行实地调研。每到一处,卫星都走进贫困群众家中,和他们拉家常、话发展,详细了解精准扶贫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与基层干部群众、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座谈,面对面了解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起研究如何抓好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你家收入来源主要靠什么?对脱贫致富有些什么打算?”在班母村十四组,卫星询问村脱贫攻坚委员会宣传委员二妹,“要把技术学到手,发展养蜂产业,把家乡的蜂蜜卖到大城市去赚钱”。卫星对此感到十分高兴,他鼓励大家要学好养蜂技术,大力发展“甜蜜事业”,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如何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落地落实,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卫星对西盟县创新扶贫工作方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委员会,采取“一带一”“一带多”扶贫模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有效提升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能动性,增强内生动力的做法给予肯定。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示范和村民自治作用,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社会治理统筹抓好,让老百姓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组织化、管理社区化、分工专业化,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脱贫工作可持续。

  在允山村佧河一组易地扶贫搬迁点,卫星强调,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着力解决好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契机,创新管理方式,实行社区化管理,引领农村生活新风尚。

  在国境线上的雪林村自波梁子寨,卫星来到建档立卡户鲍国富家,详细了解他家生产生活和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情况,他叮嘱老人家:“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把猪养好,把田地种好,你们日子过得好,我们就高兴了。”卫星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将扶贫工作做得细之又细、精准再精准,小到明白卡的制作,大到政策措施的落地,都要严格要求、精细操作,实现工作精准度和群众满意率的双提高。

  调研中,卫星反复强调,产业扶贫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边三县”要立足区位相连、优势相长的实际,统筹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老百姓之间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群众有收入、集体经济有收益、龙头企业有效益的共赢目标。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罗永斌,市政府副市长、西盟县委书记杨宇,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胡良波参加调研。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