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文明树新风 >> 内容
阅读正文

道路通畅人欢笑 城乡发展民更富

发布时间:2017-11-21 来源:刀琼芬 张佳杰

  本网讯(记者 刀琼芬 通讯员 张佳杰)一直以来,交通都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近几年来,我市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出行难”的热点、焦点问题,大力推动“通畅普洱”建设,打通“痛点”,疏通“堵点”。作为普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思茅区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建设“通畅思茅”,为广大农村群众出行提供安全、通畅、舒适的交通环境,架起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

  通 加大建设 打通乡村道路最后一公里

  思茅区辖5镇2乡56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3049.851公里,区管省道181.454公里,县道245.108公里,乡道513.289公里,村道2110公里。

  思茅区委、区政府以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全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十二五”期间,思茅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全面有序推进,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和移民安置点对外公路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1045万元。

  从2011年以来,思茅区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通过“向银行贷款一部分,财政预算一部分,施工企业垫资一部分和老百姓投工投劳”的融资方式,共新建、改建和硬化农村公路项目280个,里程1250.61公里,其中县管省道71.23公里,乡道394.25公里,村道785.13公里。

  率先实施通村道路硬化工程。从2007年开始,思茅区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力而行,好中求快”的农村公路建设思路,按照“争取国家扶持一点,省市补一点,地方政府投一点,社会各界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狠抓农村公路建设,每年科学规划建设4—8条乡村公路,通过7年时间,全面完成了通乡油路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100%道路硬化。2015年,思茅区又提出了利用4年的时间在全市率先开展村民小组进组道路建设路面硬化的目标,截至目前,已硬化村民小组道路750公里,实现了87%的村民小组进组道路硬化,全区路网路面结构进一步提高。

  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上,思茅区创新采用四种建设模式,调动群众参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在县道乡道的路面硬化建设上,由思茅区政府全额举债兜底,承担全额费用,施工企业先垫付一部分资金,垫资部分由思茅区政府承担同期同等的银行商业贷款利息;二是在村组公路路面的硬化上,思茅区政府分阶段进行奖励补助,2015年、2016年按每公里补助15万元的方式,优先支持村民积极性高、集体经济较好的村民小组实施硬化道路建设,除政府补助部分外,其余部分建设资金由村民小组集资或是村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整合;三是在村民小组与村民小组连接通道(断头路)建设上,由沿线村民小组提出申请,区政府根据规模,进行每公里10—15万元的补助,区交通运输局提供施工设计图纸,村民小组自行协调土地并根据交通部门的技术及质量要求组织修建;四是在乡道的改造上,由沿线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小组大会后提出申请,区交通运输部门根据村民的愿望和要求进行设计施工,沿线占用土地由沿线村民自行调补。由于采用了多种公路建设模式,思茅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乡道加宽改造和断头路建设上快速推进,老百姓积极参与、支持,路变好了,变宽了,老百姓的满意度提高了,发展致富的决心更坚定了。

  畅 加强管护 确保道路畅行无阻

  通畅思茅,不仅要确保路“通”,还要保证路“畅”。而公路通畅,不仅靠建设,更要靠养护。近年来,思茅区交通运输局在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型管养模式,实施公司化运作,专业化养护,农村公路管理实现了由“以建为主”向“建养并重”的转变,稳步提高全区农村公路的好路率。

  完善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思茅区把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运营纳入了部门和乡(镇)的工作目标,签订责任书,年终对责任目标的落实进行督查和考核。近几年来,思茅区新开工建设了村民小组与村民小组间的农村公路连接线8条,共计63公里。下一步,按照新增公路里程,思茅区将增加相应的财政预算,从机制上保障道路养护的资金。

  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思茅区制订了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办法,明确了各项养护指标和标准。思茅区农村公路管理段主要负责区道及区管省道的管养,同时负责对乡道养护工作的监督指导。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主要负责对乡道的管养工作,并监督指导村道的管养工作。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量承包给公路沿线劳动力强的农户管养,水毁等工程量大的由管理段集中处理,每季度末根据养护合同内容进行考核和兑现支付。大中修工程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要求,采用招标方式进行施工,形成“区为主体,区道区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模式。

  同时,根据路政管理的要求和需要,思茅区交通运输局下设思茅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大队,现有路政执法人员12名,均为兼职。各乡(镇)设置2—4名路政专管员,各村委会设置了1名路政协管员,切实抓好路政管理工作。一是区政府与区交通运输局、区交通运输局与区农村公路管理段、区交通运输局与各乡(镇)签订了路政目标责任书,把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基层,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手段,不断加大路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群众的法治观念,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三是乡(镇)路政巡查人员每月进行路政巡查,及时消除各种公路安全隐患,发现有侵占、损坏路产路权行为立即上报至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大队进行取证处理。四是与养护工作结合,加大对易发生安全事故路段的检查力度,实行不定时巡查,并做好路政巡查日志。加大对公路沿线标识的检查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五是积极开展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由区政府牵头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宣传,对超限运输比较严重的农村公路进行重点整治,到各运输源头企业发放宣传单,直接对当地群众及货运驾驶员宣传路政管理法律法规。

  此外,在通畅的基础上,公路常年保持水沟无堵塞,路面干净整洁,排水通畅,路田路宅界限清楚;在县道、乡道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在公路两侧大规模种植乔木及开花树种,增加了行车的舒适性,公路与依山而建的村寨互相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山水画。

  美 进村入城 路畅车通民更富

  通过多年努力和投入,思茅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路网,而随着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全区56个行政村已全部开通客运班车,农村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同时,56个建制村村级邮站和淘宝网店的进驻,使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物资和农村农副产品的流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用出村,老百姓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也能将农村的农副产品销往各地,生活方便了,收入增加了,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上升。云仙乡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案例。

  思茅区云仙乡坐落在大芦山深处,距思茅城区57公里。近年来,随着乡村道路不断完善,大芦山奇幻无边的漫漫云海、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峰异石和仙境般迷人的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大芦山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媒体和市民的视野里。蜿蜒盘旋的环山公路缓缓而上,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无限机遇。

  在云仙乡中心集镇,曾经的“北漂”青年刘建师做起了“农村淘宝”,芦山村黄草坝村民小组村民苏廷忠开起了客栈农家乐,家住曼东山村芒果园村民小组的李友明也兴致勃勃地计划建设自己的养殖场。“以前路不好,想要进城很不容易,每天只有一班车,现在路修好了,出出进进都是水泥路,家家户户要么骑摩托车要么开小轿车,随时随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村里的农特产品多了,淘宝也越来越被农村老百姓所熟知和接受,家乡越变越好。”刘建师说。

  “我以前在云仙乡工作过几年,后来因工作原因离开之后就很少再回去,一个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再一个原因是路不好,来回所耗费时间和精力颇多,不想劳顿。想不到几年不来,这里的道路变好了,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这里的风景挺美的,各种民宿客栈也多,不失为一个度假小憩的地方。”感受着云仙乡的变化,自驾车前往云仙乡游玩的魏先生说。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云仙乡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自驾车游客、摄影爱好者纷纷深入大芦山,饱览云海美景、品尝生态青菜、体验农家生活。与此同时,一些村民也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开农家乐、办民宿、销售农副产品。

  道路畅通,带来了无限商机,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村民们在“通畅思茅”建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相关附件: